2.姚中书院、市四中、高风中学的招生、三中、五中、七中和八中的部分自主招生均采用不报志愿、考生与学校双向选择、学校提前录取的办法,即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凭中考分数卡直接与学校联系录取事宜,由学校确定是否录取。招生学校必须按招生办法进行录取,直至录满计划数为止。部分职业高中的自主招生,考生可待中考结束后凭准考证直接到有关学校报名,由学校和考生双向选择,提前录取。考生一经被录取,不再填报其他学校志愿或已填志愿作自动放弃论。
3.其他普高和职高的录取:根据考生的志愿,普、职高分别投档,由市中招办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一次性取足招生计划数为止。
4.允许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每所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的体育特长生人数不超过6人,所招收的特长生除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外,同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初中三年中曾经获得过余姚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个人项目前三名或团体单项项目前六名(主力队员);二是获奖项目必须是招生学校体育集训队当年组队所缺的项目。
5.幼师、中专、技校的录取工作由市高招办具体实施。
6.思想品德不合格者或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合格者(身体残疾等特殊情况除外)或未参加体育考试者,高中段学校原则上不予录取。被余姚中学、市二中、市三中、市五中、市七中和市八中自主录取的考生其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达到1A3P及以上。
7.民办学校(四中、高风中学、姚中书院)原则上不得招收低于本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分数线15分的考生。
8.高中段招生中有关加分的规定另行发文,各类加分对象必须填写《余姚市2013年中招加分考生登记表》,并提供原始证件和复印件,报市中招办审定核准。
七、档案材料
高中段招生档案主要包括:毕业生登记表、体格检查表、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情况登记表等。考生档案由各初中负责组织填写、整理。考生情况登记表由各初中填写后,连同体格检查表集体上交市中招办,其他档案材料由各初中保存备用。
八、其他事项
(一)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检测初中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段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办法见附件一)。
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必须在5月17日前完成,5月17日下班前把结果导入《浙江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的“中小学综合素质登记栏”。凡被定为A等的项目,其印证材料必须在5月24日送市教育局中招办审核(上午审核铁路杭甬线以南学校送审材料,下午审核铁路以北学校送审材料)。
(二)2013年余姚中学、市二中、市二职校(农口专业)实行部分提前自主招生,市二中自主招生共4个班级192人。余姚中学和市二中的自主招生将于5月下旬同时进行(具体办法另行发文),市二职校的提前自主招生办法另行制定。市五中和市七中自主招生名额各96人,市三中和市八中自主招生名额各48人,上述四校的自主招生在中考分数出来后,按考生意愿,不填志愿直接提前录取。
(三)2013年的高中段招生继续实行部分优惠加分的政策,(具体办法另行发文)。
(四)2013年市中招办继续实行对各校学业考试成绩处全市后20%的学生人数和比例进行统计(以初三年级事业报表为准,无故不参加学业考试者视作后20%内的学生),统计结果作为各初中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和重点中学招生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
九、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高中段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高中段招生工作(办公室组成人员通知另发)。阅卷工作由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
各考点应建立相应的中招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镇乡(街道)有关领导任组长,考点主考任副组长,副主考及有关人员为成员。
各初中负责本校考生的报名、体检、考生资格审查等工作。乡镇初中还要配合考点做好试场安排、考务组织以及录取过程中的有关工作。
十、注意事项
(一)高中段招生工作政策性强,社会涉及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各高中学校和初中一定要依靠当地党委政府、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支持和配合。要加强招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妥善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把今年中招政策中调整的情况向学生和家长讲清讲透。
(二)高中段招生工作环节多、任务重、难度大、准确性和要求高。各考点要层层落实、严格把关、环环紧扣,保证顺利完成中招考试任务。各初中要把考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引导,致力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位考生找到自己合适的学校。
(三)高中段招生工作复杂、细致,各有关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各招生学校要正确把握宣传力度,不得诱导考生,不得到初中学校设摊招生,坚决杜绝乱招生现象。
(四)各校要坚持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工作落到实处,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违反规定提前结束课程;不得在招生考试前重新分班;不得搞名目繁多的模拟考试;不得无视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加班加点。
附件(一)余姚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二)给全省初三学生家长的信
|